A-A+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3日 08:55来源:-->
禅城深入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再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在科力远的厂房里,工作人员在调试生产设备。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3月24日,省委书记李希到佛山调研,要求佛山在全省19个地级市走在最前列。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要求,以及省委书记李希调研佛山时的讲话精神、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佛山在全市兴起“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再深化”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连日来,禅城区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深入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再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时代新起点,禅城如何保持发展优势,为佛山在全省地级市中始终走在前列贡献禅城力量等方面展开大学习、大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排在首位。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国际营商环境的呢?禅城区的相关领导干部给出了相关的思路和答案。
紧扣效率、成本和机制三个关键发力
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理念非常吻合禅城发展的实际。禅城土地面积有限,要支撑高位发展,必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国际营商环境。
刘东豪认为,禅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扣效率、成本和机制这三个关键词。一是效率,只有效率高的地区才能在竞争当中赢得优势;二是成本,只有成本低的地区才能积聚更好的产业,产生更多更高的价值,三是机制,这确保我们能够长期平稳巩固优势和成果。
禅城的一门式改革,本身就是体制机制的构建,主要目的在于以信息化手段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虽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遇到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但禅城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推进。今年,禅城将继续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一门式改革,尤其是法人一门式改革。
据一门式改革的具体落实部门、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丘少锋介绍,继推出第一批20项“零跑腿”服务之后,禅城区“零跑腿”服务今年再加码。今年4月2日,禅城区推出第二批共39项“零跑腿”服务,截至目前共有59个事项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下一步将继续保持初心,深化改革,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刘东豪表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禅城还将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新起点,按照上级部署制定出台《佛山市禅城区关于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全力支持配合市委关于强化全市统筹发展能力和科学划分区、镇(街)管理职能的改革,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为完善全市统筹发展工作机制贡献力量。
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常务副局长、发改分党组书记梁志林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关之年。禅城发改部门将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环创新圈发展、特色小镇建设重点项目为主线加强宏观统筹,科学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监管服务,惠及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禅城贡献。
激发村级工业园潜能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大挑战是面临土地的制约。随着城镇化的日益推进,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也一定程度上对优质项目的落户造成影响。禅城区有129个村级工业园占地2.9万亩,占了禅城全区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如何进一步激发村级工业园潜能,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
禅城区区长孔海文表示,不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村级工业园改造,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禅城面临的任务和考验都更大更重。孔海文强调,禅城上下要形成合力,解放思想,尤其要形成一些新的机制,集中时间和力量攻关。
孔海文表示,村级工业园是未来发展的空间,禅城各镇街、部门需形成合力,迈更大更快的“步子”,把“巢”筑好,才能引来优质项目。
今年禅城提出,要重点挖潜产业发展空间,推进村级工业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每个镇街各打造2个示范点,三年全区完成129个村级工业园的改造提升。在4月3日召开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提上大会上,禅城进一步明晰了任务分工,搭建全区村级工业园区一张图系统,按照完善手续、腾笼换鸟、三旧改造三大类开展综合整治。
“禅城在招商引资和村级工业园改造上,思路清晰、措施也初见成效,但是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更快。”孔海文表示,禅城目前村级工业园约有2.9万亩,占了禅城国土面积的1/7,这是禅城未来发展的载体和落脚点。
村级工业园是载体,是“巢”;产业项目是“凤”,只有把这个“巢”筑好了,才能引来优质的产业项目,才能让“凤”飞得更高。孔海文表示,政府要先行一步,统一规划建设路网、水网、道路、绿化、商业区等配套,提高村干部和村民改造的积极性。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全区要形成各部门、各镇街联动的大格局,区级职能部门要主动走到镇街和项目现场,听意见、把脉络、提建议。村级工业园改造好了,需要补充项目,则要继续瞄准高端装备、智能、节能、大健康四大重点产业,想办法引进带动性强、支撑性大的龙头项目。
区委常委、区村级工业园区整治办公室主任梁柱华表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过程中,职能部门要与镇街形成合力,在机制制定、执行方式等方面认真商榷,而各镇街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包括园区数、经济数、路网数和水网数等,要配备人员,完善架构,与招商引资工作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开发模式,细化时间点。
南庄镇委书记何战表示,南庄18个村有31个村级工业园区有改造意愿,南庄已把其全部纳入整治范围,并将龙津红光工业区(朝红工业区)和溶洲工业区(建兴厂地块)作为两个挂图整治园区,前者进行修缮提升,部分新建,目前一期农贸市场已投用;后者进行整体拆旧建新,目前处于招商引资级阶段。(来源:珠江时报)